笔趣阁

设置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《宸宫》 > 分节阅读_47

分节阅读_47

这便是皇帝的嫡亲舅舅,天朝第一位外姓藩王,襄王林邝。

元祈对这位舅舅,虽见面不多,也算是熟悉,今日见他,却只是冷冷凝视,别无一言。两人口颂万岁。

三跪九叩参拜之后,元祈命人赐座,周浚剑眉一扬,毫不客气的坐下,襄王却仍旧跪地,谢罪道“臣辜负万岁宏恩,实不敢受此厚待”

元祈温和笑道“舅舅,你这话从何说起”

襄王眼中光芒一闪,竟是晶莹不可逼视,他固辞不起,语气微有呜咽“臣御下无方,那起士兵贪功冒进,延误了决胜良机臣万死莫赎”

元祈听着他情真意切的请罪,恨不能一脚喘去,口中却安慰道“舅舅不必妄自菲薄朕进镇之时,瞧着你府中兵士进退得宜,显然舅舅平日里调教得当。”

襄王听这褒奖,声音更急,带出嘶哑业“总之是臣罪该万死耽误了大事,还请皇上重重惩戒,臣绝无二话。”

周浚在旁冷眼瞧着,只是不住冷笑,他唇边轻讽,勾起一道迷人弧度,若是在京城街头,不知要迷死多少闺中少女。

皇帝看着不是事,微觉棘手,他满心恼怒而来,却遇着襄王先发制人,在阶下声情并茂,若真要依律问罪,天下人少不得骂他凉薄

这一腔怒火,却似被寒冰泼个正着,凉沁入骨。

他正沉吟着,却一眼瞥风周浚的冷笑,沉声问道“大将军,你在笑什么”

“启奏万岁”周浚神色从容,听到皇帝问及,朗声答道“微臣是在赞叹圣上您天威自成,在御驾之前,襄王殿下这形容臣只想起一个成语,叫作判若两人”

他声音不高,可言语中的调侃讽刺却是辛辣。元祈听着,眉头高挑,众人知道这是他大怒的前兆,不禁以下一沉。

只见得帐帘微动,一位素裳佳人手中托着八宝镶蛳螺漆盘,上有一道玉瓷茶盏,正缓缓行至御前。周浚内功深厚,几乎可以听见,侍卫们见那少女入内,都大大松了口气。

他以眼角余光瞥去,却倒抽了口冷气

那万载冰雪般的清冽风华,竟是平生仅见

晨露将茶盏置于御案之上,轻轻开口道“皇上这玉玺,要微臣收起来吗”

元祈被她一语惊醒,才发现自己心中烦闷,已经把五彩丝绦扭缠得一团,他自嘲的笑了笑,望着案前神态各异的两名重臣,将怒火敛下,才将玉玺解下,示意晨露收起。

“微臣不敢领受此乃天子御器,非人臣可以染指”

少女的声音,凛然出尘,似乎是在就事论事,又似乎意有所指。新任京营将军,驸马都尉孙铭目视窗外,只见乌云深重,压得很低,心知即将有雨。

他负起双手,却并不想归家,只是微微敞衣襟,享受这片刻的清凉畅快。他从窗中窥见营中正门外,仍有好些车轿,载着五花八门的礼物,仍不死心的和守卫纠缠,心中一阵厌憎。

这些都是各位权贵的家长纲纪,每个都不能得罪,却也不能接见

这些人身后有主人撑腰,都是谄笑拍马,然后便是“家主人有要事,请大人前去一晤。”

孙铭浓眉成一川字,显然对这群说客牛皮糖无可奈何,他星夜搬出家中,以公务繁忙为由住入军营,也是为这缘故。

亲兵又上前禀报,他厌烦的一摆手

“什么人也不见”

“包括我吗”声音清柔温婉,却自有他熟悉的刚强,孙铭惊喜的回头“你怎么来了”门口盈盈站着的,却不正是他的娇妻,先帝的长女,仪馨帝姬。

“你火气真大,连自己的结发妻子都要往外赶吗”

宸宫 第四卷 第六十九章 圈套

帝姬穿着瑞兽葡萄纹缎裙,发髻富丽雍容,娥眉淡扫,正含笑凝望着他,身后侍女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食盒,隐约透出奇香。

“你真是出息了,竟是看都不看,便把人往外撵”

帝姬粉面含嗔,劈头便对着孙铭埋怨,孙铭也不回嘴,却是望着她,笑得宠溺。

仪馨帝姬从侍女手中夺过食盒,轻轻摔进他怀里

“你这人,说声搬至军营,就狠心的昼夜不回这地方的伙食,却是如石块一般,怎么下咽”她嗔怒着,却掩不住亲昵关切

孙铭欣喜接过,打开一看,盒中四层,皆是平日里他喜爱的雅洁菜品,不由心中一暖。

帝姬看他狼吞虎咽,目视左右,从人知道他夫妻相聚,有闺中私密要说,都识趣的退出老远。

仪馨帝姬从袖中掏出一样物事,馨香扑鼻之下,竟是一张叠成方胜的薛笺“这是宫中瞿大统领送来的”

孙铭展开读了两行,不禁勃然色变

“他们竟敢”

“有什么不敢的”帝姬冷笑道“你没听说吗,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些人都被银子喂肥了,即使是杀身灭族的危险,也顾不得了”

“可他们是我朝的命官啊”孙铭几乎是痛心疾首了“天子远征在外,为的是江山社稷,这些人居然敢在军需辎重上动手脚,难道真想做鞑靼人的臣虏吗”他说着,已是面色惨白,蓦然立起“我要进宫见瞿云一面”

“早就给你准备好了”帝姬轻轻击掌。便有侍婢由外而入,手中捧着一件包裹,打开看时,却是全套侍卫服侍,中间一道掐金玄铁腰牌,乃是西华门的通行凭证。

“你这般气势汹汹入内,满宫里都是别人的耳目还是瞿统领想得周到”

孙铭也不答话,只微微点头,就要疾奔而出,却被帝姬一把扯住:“穿了油衣再去”外面轰隆一声,大雨已是倾盆。

帅帐之中,蜜蜡制成的巨烛高燃,将帐中照得如同白昼,元祈俯身书案,正用红互夷国贡上的水晶镜片仔细察看着羊皮图卷。

那皮卷已很是暗淡,上面线条文字都如同蛛网,红褐斑驳,却是整个北疆最完整的地图了。

元祈凝视半晌,心中已有分晓,只是关键一处,仍是百思不得其解。

他干脆放下镜片,起身踱步。想起白日里的一幕,年轻天子的心中又是一簇簇的光火

襄王如滚刀肉一般,一味的痛哭请罪。周浚却只顾冷笑,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,最后,干脆在御前讥讽襄王判若两人。

襄王悲愤勃然之下,竟作势要自刎御前,两边的新兵在帐外听得分明,粗声喝骂之下,竟动起了手

一时之间,只见兵刃相交,镇北军与襄王府的矛盾,在此刻呈现白热之态。

眼看内讧将起,元祈已忍无可忍,凛然起身“两位不如各自率军,排列阵前,做一殊死拼杀。”

他语声淡淡,却是阴沉空幽,案前两人听了,竟有心惊肉跳之感。

他们见天子震怒,本也未想真个搏杀,于是各自约束部下,一场闹剧才宣告落幕。

“混帐真是丢人现眼”

元祈想起那一幕,咬牙低喃,却见帐帘一揭,那宛如高岭冰雪一般的佳人正拿着一颗腊丸入内。他接过一看,冷笑着以烛火燃尽,悠然道“他果然耐不住了,在军需上打主意罢了,瞿卿和驸马会料理好的。”

他转头一望,只见晨露竟是身着一件凉缎长袍,不由皱眉道“为何不多加一件衣裳”

此时虽是初夏,却因塞外高爽,夜凉沁骨,与京城的燥热憋闷,却是不可同日而语。他语虽责怪,却是爱意切切,满是关切担忧。

晨露眼波一闪,仍是平静答道“练武之人,原也没这许多讲究我回帐时,加一件坎肩罢”

元祈听着,拿她无法,叹息着,竟是拿自己的披风,罩在她的肩头

“回京后再还给我”晨露微微一颤,肩头的披风,好似一块热红炭木,能将人燃炽殆尽,她踌躇了片刻,却也终于没有取下。

元祈也有些不自在,看着地图,把话题转移到正事上

“你觉得目前局势如何”

晨露迎上他的目光,毫不犹豫道“我们中了忽律的圈套。”

她沉吟着,反问皇帝道“陛下也已经看穿了吗”

元祈微微颔首“朕虽然没有在军中历练,却也看出了一二。”

他指点着地图,侃侃道“我军两路夹击,本想趁忽律可汗在会盟时期,兵力空虚,把凉川夺回,却不料,有人,已经把绝密军情泄露”

他语气加重,说到有人的时候,满是森然阴沉。

“忽律此人,如狐类一般狡诈,他行了一石二鸟之计事先,便用他的夙敌赤勒部的精锐,来戍卫凉川。”

“合围之时,襄王的府兵,贪功之下,将这些赤勒骑兵,放入我中原腹地,一可以扰乱中原;二却是借我们的手来将他们尽数除去天可怜见,除了我们歼灭的那一支,不知还有多少零散的赤勒骑兵在西北腹地游荡,这些溃兵一日不除,西北永无宁日。”元祈凝视着虚无的远处,语气很是沉郁,他想起西北的民家,那般清苦寒伧,心中不禁一痛

这样凋敝的百姓人家,能禁得住如狼似虎的残兵浩劫吗

宸宫 第四卷 第七十章 真相

风从帐篷缝隙吹过,烛光一片飘摇,明灭之间,少女清冽的笑声,在帐中漾出奇妙的乐曲。

“你笑什么”元祈困惑不解。

柔华烛光之下,少女的容颜,越发晶莹剔透,如冰雪寒玉,顾盼之间,神光流转,元祈只觉得一阵目眩

平日里见惯的,又何至如此呢

他微微自嘲,却听得晨露淡淡笑道“陛下真是目光如矩,只是有一桩,您未免有所疏漏”

她花瓣一般的柔荑轻拂,将案间的羊皮图卷收起“世上有好些难题,归根到底,仍要着落在人的身上陛下您忘记了整个事件中,最为关键的一个人。”

“是谁”

“鞑靼的忽律可汗。”少女轻轻叹息,从唇边划过那个熟悉的名字。

时光荏苒,那些恍如隔世的人和事,在她的眼中染上黯然风霜,除了怅然,别无可说。

“忽律其人,的确如皇上所说,狡诈如狐,可是,他亦是草原孕育的苍狼之子,本性中的剽悍强勇,是无法去除的眼前这一绝好机会,他忍住不出手”

晨露款款说道,眼中越见深邃,方才的惆怅,如这草原的夜风一般,来去无影。

元祈悚然一惊“他意欲何为”

他也是天分极高的人,电光火石的,已然想到了一项可怕的现实“他竟是在图谋整个北疆”

皇帝怒极,振衣拍案而起,有几枝蜡烛受不得猛击,终于熄灭。

火影重重之间,帐中一片死寂。

“也不尽然,若是陛下反应及时,他便取了几个重镇,也就罢了朝廷经此挫折,断不能对他再行征伐”晨露仍是一片平静,她广袖轻舒,将颓倒的蜡烛扶起,眼中一片淡定。

“朕誓杀此獠贼他难道真已经带兵潜入这西北内地”皇帝有些不可思议,为对手的疯狂大胆而暗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